中國焦點新聞   >   社會  >  正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沒提“和平統一”,國臺辦發言人回應

3月13日上午,國臺辦在新聞發布廳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圖為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陳斌華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涉臺部分,只強調“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而沒有提“和平統一”,請問這是否代表大陸立場發生變化?

對此,發言人陳斌華表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我們愿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我們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當前,臺海形勢復雜嚴峻,其根源是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延伸閱讀:

政府工作報告涉臺表述刪去"和平"兩字 島內輿論發現了

過去一周,島內輿論對于今年全國兩會給予了高度關注,尤其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涉臺表述的最新變化更是引發熱烈討論。深圳衛視直新聞就此專訪臺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在他看來,此次全國兩會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關鍵詞,與“中國式現代化”可謂一脈相承,西方以及島內部分輿論,唱衰中國大陸的發展前景,實際上還是眼光不夠長遠。



臺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專訪

臺灣需以更寬廣視野關注大陸發展

楊開煌指出,從這次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到中國大陸一個新的發展可能性,因此如果要站在臺灣的角度去觀察兩岸關系,應該從這樣一個大的格局、大的變局才能看得比較清楚。

楊開煌認為,中共二十大提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了一個新的奮斗目標,而此次全國兩會聚焦的“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從科技化、數字化和綠色發展的角度,對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目標提出的具體路徑,從而為人類現代化的探索進行新的實踐。但既然是探索,這條路一定是充滿了荊棘、困難和挑戰的,所以西方以及島內部分輿論,就此看淡甚至唱衰中國大陸的發展前景,實際上還是眼光不夠長遠。

“不能只用舊的眼光或者是傳統的現代化,來評價今天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楊開煌認為,當用“舊的眼光”來進行評價時,就會出問題,“但是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問題’,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眼光還停留在“工業化的現代化”,而沒有把它轉換成‘數字化的現代化’那樣一個眼光來看這些新生事物。”

政府工作報告涉臺新表述未改變大陸對臺政策穩定性



圖為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會場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涉臺表述總共106個字,強調“我們要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同心共創民族復興偉業。”

而10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政治決議中則指出,“要堅持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愛國力量,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雖然從整體基調來看和平發展仍是關鍵詞,島內輿論還是“敏銳”地捕捉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相較去年的“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刪去了“和平”兩字。

對此,楊開煌認為,這樣的差別并不代表大陸對臺政策出現根本變化,幾場重要會議的涉臺表述與中共二十大涉臺論述、精神高度一致,都首先提及要堅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就可以看出大陸對臺方針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在楊開煌看來,大陸在臺海問題上有戰略耐力、有戰略定力、有自己的規劃,有自己的節奏。

大陸解決臺灣問題“操之在我” 戰略主動愈發凸顯



圖為臺北101大廈

“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這也是和平統一最大信心的來源,”楊開煌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表示,作為在臺灣的中國人,難免會對當前的兩岸關系產生不安感。但如果深刻理解大陸提出的“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就能明白,臺灣問題是被大陸置于整個國家崛起和民族復興的過程當中去解決,所以無論是2022年時任美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的“竄臺”,還是不斷有美西方政客借臺灣問題攫取政治私利、企圖“以臺制華”,甚至是近期在廈金海域發生的“2·14”惡性撞船事件,都不會干擾大陸解決臺灣問題的既定方針和節奏。

但美國顯然并不愿意見到中國的崛起,打“臺灣牌”就是美國遏華的主要手段。在楊開煌看來,隨著中國大陸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特別是經濟上對臺灣的牽引力,以及軍事上應對外部勢力干涉的能力,都會讓美國逐步減弱甚至喪失打“臺灣牌”的力道。

他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臺灣問題被置于中美博弈當中,就好比一個被兩根繩索牽引的“布偶”,過去美國可以完全左右甚至控制臺灣。而隨著中美實力的消長,大陸這一端代表統一的“繩索”就會越來越粗,而且每當美國政客企圖“以臺制華”時,中國大陸就施加多一分力道,從而更加掌握臺海問題的主動權和主導權,壓縮“臺獨”勢力和外部干涉實力的勾連空間。楊開煌認為,美西方政客每多來一次、臺灣多被“搜刮”一次,統一的步驟、戰術就會更進一步。

兩岸民間交流交往走深走實 臺灣民眾有底氣對美“說不”

楊開煌還注意到,盡管當前兩岸關系仍然因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持續在低谷徘徊,而且“務實臺獨工作者”賴清德將在接下來的四年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也給兩岸關系未來蒙上陰影。不過臺灣民間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比如來自大陸的舞蹈“科目三”風靡島內,以及近期原本“親綠”的島內網紅鐘明軒,在親身赴大陸旅游后,發出了“真的很喜歡這個地方”的感嘆。楊開煌認為民間交往將在兩岸關系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打破民進黨當局的“去中國化”和“仇陸”虛假宣傳,也讓美西方打“臺灣牌”失去著力點。

楊開煌向深圳衛視直新聞表示,“‘臺灣牌’本身已經開始出現一些變化,也許民進黨當局希望臺灣‘成為烏克蘭’、成為美國‘代理戰爭’(馬前卒),但是臺灣的民間會‘SAY NO’(說不)”。

熱門推薦

聯繫我們|www.chinafocus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