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焦點新聞   >   社會  >  正文

什么情況?江蘇一地多所學校公眾號接連關停!老師叫好:有利于大家安心教學

近日蘇州張家港市出現學校微信公眾號關停潮,從幼兒園到中小學近期內接連宣布停止使用各自學校的微信公眾號。


圖為張家港市機關幼兒園發布的公告截圖

4月28日,記者再次對關停潮現象進行進一步的采訪了解。

從幼兒園到中小學,陸續關停公眾號

記者發現,關停現象最早從當地幼兒園開始,基本集中在4月上旬。如,張家港市機關幼兒園在4月15日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推動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工作要求,我園政務新媒體賬號“張家港市機關幼兒園”微信公眾號將于2024年4月15日起,停止發布信息,并啟動關停注銷程序。由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后續更多教育工作信息敬請關注“張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網站、“張家港教育”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張家港市機關幼兒園”網站。


蘇州張家港市出現學校微信公眾號關停潮,圖為相關新聞截圖

緊接著,當地的中小學也都陸續開始關閉學校的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公告內容基本一致,都是為了進一步推動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目前,這樣的關停潮還在繼續。


張家港市第三中學也發布公告宣布將停用公眾號

記者看到,4月28日10:51,張家港市第三中學還在發布停用公告。內容如下:為進一步推動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工作要求,我校政務新媒體賬號“張家港市第三中學”微信公眾號將于2024年4月29日起,停止發布信息,并啟動關停注銷程序。由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后續更多教育工作信息敬請關注“張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網站、“張家港教育”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張家港市第三中學”網站。

為何突然停用學校公眾號?記者求證

4月28日,針對關停潮現象,記者向張家港當地老師求證,得知各學校關停公眾號是該地區的統一部署行動。

在張家港某小學工作的吳老師(化姓)告訴記者,早在2023年底,張家港市教育局就已經在喊停,不少學校開學后陸續關閉了公眾號。近期,學校都收到了通知提醒,要求統一關停公眾號。具體內容如下:為落實中央網信委《關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著力解決政務新媒體賬號發布質量低、傳播力弱、基層負擔重、形式主義抬頭等問題,也為進一步減輕教師負擔,保障教師潛心從教,根據市委宣傳部的統一部署安排,市教育系統將分階段持續推進校園政務新媒體關停工作。

提醒中還明確提到,建議學校通過校園網、班級(年級)群,在學校公示欄張貼公告、發放告家長書等形式發布相關招生簡章、每周食譜等內容,獲取資訊的途徑請學校及時告知家長。也就是說,關停公眾號后,學校對外公告信息會更趨于使用傳統的發布形式。

另一位在張家港某初中任教的黃老師(化姓)也向記者透露,此前,學校接到了市教育局的通知,要求4月30日之前關停學校微信公眾號,后續信息將通過校園網站進行發布。如沒有校園網站,則通過關注“張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網站、“張家港教育”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了解信息。若后續學校想要申請新的網站,則要前往市教育局進行備案。

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不只有學校

從“指尖上”整治形式主義,恢復正常而健康的學校生態,張家港邁出了蘇州地區的第一步。過去,這種指尖上的瑣碎工作給一線老師們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負擔,因為有考核、有要求,不少老師在完成日常教學任務的情況下,同時還要“身兼數職”,構思選題、文字材料、圖片材料、排版編輯……長期下來,不少老師叫苦,表示時間根本不夠用。

對于此次學校公眾號的大量關停現象,工作在一線的吳老師表示:“整體上是受歡迎的,有利于大家安安心心做好正常的教學管理工作,也避免了家長和社會單一地從微信公眾號來評價學校辦學。”她認為,過度宣傳其實不利于教育本身的發展。

其實,這次張家港統一部署的關停公眾號舉措不僅限于學校,記者搜索發現:

一批政務新媒體賬號也在陸續關停

包括張家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張家港市水務局、張家港市農業農村局等在內的多個政府部門和機關單位相繼發布公告,宣布其微信公眾號“停更”。例如,早在1月23日,張家港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就已發布公告稱關停新媒體賬號,后續更多文聯工作信息可關注“今日張家港”App。


多個政府部門和機關單位相繼發布公告,宣布其微信公眾號“停更”,圖為張家港住建發文截圖

除此之外,這種情況還存在于張家港的部分鄉村。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近期,各鄉鎮在統計各村新媒體賬號的關停進展。“關停也是需要走流程的,通知要求,是否真的關停以實際搜索不到該賬號為準。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保留賬號,后續有需要也可在‘今日張家港’App上開設板塊。”

大力整治,各地都在行動

近年來,各地都有政務新媒體賬號停用的現象,例如,4月24日,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曾發布過關于關停注銷新媒體賬號的公告,目的同樣是為了進一步規范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2023年11月29日,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發布了關于注銷關停新媒體賬號的公告。

對此,有地方解釋為統一政務信息發布渠道,避免重復運營造成資源浪費,也有地方解釋為提高政務新媒體節約集約化管理水平,做優做強政務新媒體服務功能等。


圖為南通市委網信辦發布的公告截圖

記者還注意到,江蘇省內,4月26日,南通市委網信辦剛剛發布關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相關問題舉報的公告,就是為了推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深入開展,受理的也都是全市政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政務公眾賬號和工作群組“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相關問題。

今年3月,新華社曾發布報道《為基層減負,總書記態度堅決》,強調了為基層減負、堅決整治形式主義。關停新媒體賬號,正是有助于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也為基層員工減輕負擔,符合當前政府倡導的節儉理念。

【觀點】半死不活的政務新媒體賬號不如及早自我了斷

新的傳播環境下,國內新媒體平臺大量崛起,并迅速形成聲量。地方職能部門進駐各個平臺開通官方賬號,確實是與時俱進之舉。然而,插旗式的“占領輿論陣地”過后,相當一部分政務新媒體賬號卻缺少必要的運營,以至于傳播效果慘不忍睹。面對單篇不過三位數甚至兩位數的閱讀量和一片空白的評論區,這些“半死不活”的政務新媒體賬號或許早已沒有了繼續存在下去的必要。

政務新媒體賬號為啥沒人看?原因很簡單:內容不行。

一些地方職能部門、事業單位對于新媒體的理解似乎存在偏差,壓根沒有想明白“做新媒體賬號給誰看”這個基礎問題,發布的內容不是工作動態就是會議紀要,硬是將面向一般受眾的新媒體賬號生生做成了部門內刊甚至黑板報。這些脫離群眾日常工作生活的內容既談不上任何實用性,更沒有半點趣味性,掃一眼標題就想劃走。

試問,某局某辦某委在某日舉行工作部署會或是業務培訓班,某某領導出席并講話,如此“官方發布”對于絕大部分普通群眾有多少價值?

工作動態,大可發布在內刊內網;會議紀要,建議系統內部流轉。凡此種種,又何必非要在新媒體平臺上硬著頭皮“為外人道”?在當下這個信息供給嚴重過剩的時代,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資源。指望靠這些內容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從而博取流量,無異于癡人說夢。但若不是為流量謀,那么一個新媒體賬號只能被理解為“為了存在而存在”。

為了存在而存在,恰恰是這些“半死不活”的政務新媒體賬號的癥結所在。細看這些賬號的發布內容,就不難發現處處都是“為了更新而更新”的痕跡。為了保證更新量和發布頻率——或者更直白點說,為了應對考核——內容“注水”是部分政務新媒體賬號的常態。以于4月19日關停的張家港市水務局微信公眾號“水潤港城”為例,其3月23日的推送第三條,題為《司法部、水利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就 <節約用水條例> 答記者問》,這篇轉載自國家水利部的文章,截至目前閱讀量為37。

很難想象,這37位讀者是出于什么樣的動機,在一個縣級市水務部門的微信公眾號上閱讀一篇國家部委的新聞發布會紀要。

事實上,成功的政務新媒體賬號也從來不在少數:上海發布,開地方政府發布之先河,影響力和傳播力之大有目共睹;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的“江寧公安在線”,也是老牌“網紅”,“江寧婆婆”已成地方品牌;深圳衛健委,憑借“妖嬈”的標題和極具“網感”的內容在全國范圍收獲大量粉絲,“10萬+”是家常便飯。縱觀這些成功案例,貼近群眾、精心打磨的內容,始終是其不二法門。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實在沒話,可以不說。當一個政務新媒體賬號僅僅是“為了存在而存在”,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政府職能部門和機關單位希望通過新媒體平臺與群眾建立聯系、向群眾傳遞信息當然是好事,但若只是揣著完成任務的心態敷衍了事,只能讓群眾平添反感。與此同時,也牽扯了這些部門自身的資源與精力。

至于這些賬號承擔的部分服務功能,亦大可集成到統一平臺。比如,最近因成為“許愿池”而引發熱議的浙江政務APP“浙里辦”就不失為成功的嘗試。而此番集中關停的張家港,也將這些“停更”的新媒體賬號發布的內容和服務功能遷移至了當地的“張家港發布”微信公眾號和“今日張家港”APP。

群眾們懶得看,“小編”們做得累,政務新媒體賬號不應成為職能部門和機關單位的額外負擔,也不應成為“為了存在而存在”的擺設。“半死不活”的政務新媒體賬號選擇“自我了斷”,與其說是壯士斷腕,倒不如說是及時止損。

本文綜合自:現代快報、上觀新聞

熱門推薦

聯繫我們|www.chinafocus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