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焦點新聞   >   社會  >  正文

受到疫情影響,英國國傢遊戲博物館面臨永久關閉

疫情可能正在讓一些 " 非必要 " 的美好消失。

隨著新冠病毒在歐洲蔓延,各種各樣的危機開始逐漸浮現。

這其中當然包括與遊戲相關的部分:昨天,英國的 " 國傢遊戲博物館 "(National Videogame Museum,NVM)發佈瞭一條求助公告,表示自己正面臨永久關閉的威脅,因此向社會尋求捐款。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他們遵循英國政府的建議,為瞭保護訪客和工作人員的安全而從上周開始閉館。而正是這一舉措,切斷瞭它的大部分自己來源。

雖然聽名字很氣派,但英國的這傢 " 國傢遊戲博物館 " 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傢機構,而隻是一個非營利性質的公益組織,由同樣非營利的英國遊戲協會負責運營。(當然," 英國遊戲協會 " 這個名字聽起來雖然也很不得瞭,但也隻不過是一個教育向的公益組織而已。)

這也就意味著,它並不是靠政府撥款活著的。根據官網上的介紹,國傢遊戲博物館的大部分收入來自訪客門票,其他還有一些來自遊戲公司或個人的捐贈,以及私人信托基金偶爾的撥款,除此以外,並沒有一項長期支撐著它的收入。

因此,在資金上缺乏安全網的它,很難在這次不知會延長多久的閉館中支撐過去。

對於這傢從 2018 年底才開始運營的博物館來說,這會是一個悲傷的結局:他們在過去的一年裡發展得很好,接待瞭超過 4 萬名訪客,還舉辦瞭許多與遊戲相關的公益活動,一切都在踏上正軌。

在目前的 " 國傢遊戲博物館 " 裡,有著 100 項以上的可遊玩項目,當然,大部分都是遊戲。從他們公佈的館藏遊戲內容來看,這其中包括瞭遊戲發展史上許多時期的經典作品,主機遊戲、街機遊戲、PC 遊戲,獨立遊戲或是 3A 大作,都有所涉及——我看到瞭許多熟悉的身影,比如《俄羅斯方塊》、《街頭霸王》、《合金裝備》甚至《QWOP》和《FIFA19》。

除此以外,他們還積極參與和組織與遊戲相關的公益活動,尤其傾向於把遊戲相關的文化帶入到學校教育中去。他們舉辦講座、特展與音樂節,還開設瞭面向青少年的遊戲設計課程——博物館這樣的文化機構所能做到的,國傢遊戲博物館其實已經做得夠多瞭。

在 2018 年開館的致辭上,館長 Iain Simons 曾經表示博物館將會變成 " 廣大公眾瞭解過去、現在和未來電子遊戲的中心點 ",而如今,這份美好的設想也正面臨支離破碎的風險。

而國傢遊戲博物館的遭遇,可能也隻是疫情期間當下狀況的一個縮影。

一些營利向的機構尚且因為經濟問題而破產倒閉的時候,這些缺乏支撐的公益組織們面臨的沖擊顯然也會更加嚴重。可是,往往也正是這些顯得有些小眾的團體,才會願意去研究、保存、傳播那些獨特的、新奇的、更有創意的內容。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曾經采訪過一個高中生搖滾樂隊的成員,問他將來大學念什麼專業,他說,念數學——我有點詫異:不搞藝術嗎?

他很誠實地告訴我:搞藝術要花錢,所以他得學能賺錢的專業。

在看到 NVM 的那篇求助公告時,我也想到瞭很久之前的災難片《後天》。在電影裡有個橋段,是一群人躲在圖書館裡,隻能燒書取暖,但問題是,先燒什麼書?

這引發瞭不少人的思考,後來馬伯庸還寫瞭一本叫《末日焚書》的小說,裡面第一批被燒掉的就是成功學們。但其實 " 書 " 和 " 嚴寒 " 也不過是隱喻,它真正的內核在於,當生存面臨威脅,我們會最先犧牲掉什麼?

這個答案可以很簡單,又很寬泛:" 不必要 " 的。

如果你留意最近各國政府與控制疫情有關的政令,就會發現類似的詞經常出現。像超市、藥房、銀行等設施,會被當做 " 必要的 " 而允許繼續開放,而餐廳、咖啡廳、酒吧、當然還有 " 國傢遊戲博物館 " 這種機構,則往往會被當作那些 " 不必要 " 的部分舍棄掉。

我當然不是說這種分類措施是錯的,隻是,這意味著,當疫情最終退去後,我們將會面臨許多叫作 " 不必要 " 的空洞。

也許你熟悉的餐廳會撐不過這一陣,也許你樓下的咖啡廳已經轉租,也許 " 國傢遊戲博物館 ",或者其他不那麼大眾但卻保存瞭人類文明吉光片羽的機構也會消亡。它們背後的人們,服務員、咖啡師、調酒師、檔案員……也都會因此面對各不相同的困境。

形勢不好,我朋友圈裡的調酒師都變野生的瞭

像《冰汽時代》那樣問一句 " 但這一切值得嗎 " 也許顯得有點不合時宜,可至少,我們應該直視嚴寒帶來的創傷。冰川期結束之後,陽光並不是平等地照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的。

一些 " 非必要 " 的美好事物消失瞭,還有一些處於消失的邊緣,在災難面前,這是我們正在承受的代價。

熱門推薦

聯繫我們|www.chinafocus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