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焦點新聞   >   汽車  >  正文

看似鈴木賺翻天,實則豐田內裡藏巧招

時間倒退到 2017 年,豐田(日本第一)和鈴木(日本第四)達成合作協議,主要針對技術層面深度合作。近日豐田確認將會貼牌鈴木旗下的小型車在部分市場銷售,另一邊的鈴木將會獲得豐田的混動、純電技術。誰不知道豐田的混動技術厲害,甚至稍加修改,插電混動就是指日可待的事,由此看來,鈴木真的賺翻瞭,但隻要仔細一看,豐田似乎才是大贏傢。 

根據協議,鈴木旗下的 Baleno、Vitara Brezza 等車型將貼上豐田標在印度以及非洲市場銷售。沒錯,就是印度,又一個人口經濟極其誇張的國度。或許你會感到不解,上年鈴木先後與昌河、長安解除合資協議,直接退出中國市場,在國內已經沒有銷量的鈴木,為何豐田還要貼牌在印度銷售?其實隻要看看印度的銷售數字就知道瞭。 

鈴木專註造小車的企業已經不再適合在國內生存,畢竟我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提高不少,豪華品牌的價格也越來越親民,自主品牌也日漸成型,可以說鈴木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但是鈴木在印度卻玩得風生水起。在我看來,鈴木退市的大概意思是,不想在中國市場浪費彈藥,養精蓄銳在其他市場爆發更合理。 

不說不知道,2017 年風神鈴木(Maruti Suzuki India 是鈴木與馬魯蒂的合資公司)的市場占比高達 49.7%,達到 2018 年更上升到 51%,也就是說,一個傢公司賣的車比其他所有車企賣的車都多,什麼塔塔、福特、豐田、本田、現代都被完全套圈。什麼叫套圈?看看具體數字就知道,風神鈴木去年一共賣瞭超過 170 萬輛,而排第二位的現代隻有 55 萬的銷量,夠嚇人吧。 

從 Jato 英國的全球汽車銷量作為參考,2016 年的時候,印度汽車總銷量還處於第五名,落後於德國,隻用瞭兩年時間,印度在全球汽車市場都不太景氣的大環境下依然獲得 3.3% 增長,一舉超過瞭德國,排到世界第四大汽車市場,年銷量接近 400 萬輛,而其中鈴木就占瞭一半有多,這還有不合作的理由?簡單來說,豐田做著當年大眾進入中國市場的事情,就是技術換市場。 

中國也經歷過汽車的萌芽階段,曾經的奧拓也是一款夢想之車。0.8c.c. 發動機、4 擋手動變速器、扭力梁的後懸掛、緊湊的空間,以現在的眼光當然看不上它,但在經濟剛起步,價格相宜、耐用、維修成本低廉的奧拓也贏得瞭好多人的認可,畢竟那年代就適合這種經濟型的小車。小車又是日本企業的強項,在日本鈴木又是其中的強手,一切就順利成章瞭。 

毫無疑問,鈴木的產品線很短,除瞭小車就是更小的車,便宜、耐用簡直與曾經的中國和現今的印度充滿默契,也是新興市場的好朋友。鈴木在印度的超強市場占有率比大眾在國內的影響力大多瞭,而豐田與其換標銷售也有想強震銷量的想法,但在我看來,這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更深層次的是希望用鈴木的影響力,把混合動力的好感在印度培養起來。 

作為小型發動機和貼標的回報,豐田將旗下的混合動力技術給鈴木使用(註意是使用),尤其在印度市場,另外鈴木將獲得 RAV4 以及 Corolla Wagon 的平臺開發電動車。國內,現在電動車和 PHEV 都好火,唯獨豐田、本田的混合動力多年沒有政策和市場的支持,有人說電動車和混動能一起說嗎?當然不能,但有混動基礎去發展 PHEV 可看為沒門檻。如果當年混動也文件支持,估計就沒 PHEV 什麼事瞭,歐洲車廠再怎樣使勁包裝,PHEV 也難以起死回生。 

一方獲得混動和電動車技術,一方獲得貼牌和小型發動機,看似兩個不對等的交易,其實裡面蘊含著各自的巨大信息,用技術換市場,大眾在國內走得華麗,在印度相信也能開出一片花。反過來說,鈴木吃虧瞭嗎?也不可能,確切地說是一張雙贏的協議,道理就像科力遠用 1 元購得豐田 THS 混動技術,豐田與吉利共同推廣混合動力技術的概念如出一轍。

— END —

假如您有任何購車或用車的疑難,歡迎在新浪微博與作者進行交流(黎釗哲的微博:黎釗哲 GZ),當然大傢也可以加愛拆車的微信號(aichaiche003),我們將在朋友圈裡分享最新的車聞車事!

精選推薦

聯繫我們|www.chinafocus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