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焦點新聞   >   軍事  >  正文

曾比驢子還迷你,為何最後成瞭“大洋馬”,簡述日本近代軍馬培育之路

編者按:眾所周知,日本在近代以前戰馬飼養與培育的馬政工作,可謂是悲劇連連。以至於被戲稱是 " 騎著驢子大小的戰馬打仗 "。但侵華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軍的 " 大洋馬 " 卻給當時的中國人以深刻的印象。那麼,日本近代馬政到底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前,隻有包括來源於蒙古馬的托加拉馬、禦崎馬、木曾馬、野間馬、北海道和種馬、對州馬、與那國馬、宮古馬等小型馬。雖然日本曾長期與中國交流,但在馬政方面,卻一直乏善可陳。直到公元 8 世紀,日本才設立第一個國傢級的牧場—禦料牧場。該牧場的馬匹都處於半散養狀態,任由其自由交配;使用上也非常隨意,需要馬匹時任意挑選,也不懂得給馬釘馬掌及去勢的重要意義。

狹窄的國土面積、匱乏的優質牧草、落後的理念和管理制度,使得日本的馬業發展十分緩慢。甚至到禦料牧場設立 1000 年後,馬匹的年產量才增加到二三千匹。不僅數量少得可憐,而且其馬匹質量也江河日下。到德川幕府時代,日本馬的平均體高不超過 100mm,甚至還矮於一些國傢的中大型驢。明治維新前一年,即 1867 年,法國拿破侖三世為瞭感謝德川幕府為挽救法國養蠶業所做的貢獻,曾贈送給日本 26 匹阿拉伯馬。

幕府將這些當時最好的騎乘馬全都賞賜給瞭大名及傢臣。明治維新新式陸海軍建立後,國產小型馬作為軍用馬,實不堪大用。因此,迅速改良馬種,便成瞭明治時期馬政的第一要務。賞賜的阿拉伯馬陸續被政府追回充當種馬,用於改良馬。經過近 10 年的改良,1877 年,日本在冊軍馬的平均體高達到瞭 135~138mm。為瞭近一步提高軍馬素質,日本政府於當年成立瞭近代化的馬匹育種機構——三田育種場。開始實施第一期為期 30 年的馬種改良計劃,學習西歐先進畜牧技術,從世界各國引入類型各異的良種馬,對日本馬進行全面改良。到 1894 年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爆發時,日本軍馬的平均體高已提高到 142mm、平均體重 329kg,全面超越瞭當時中國的主流馬種。

日本陸軍首次大規模使用軍馬也就是在甲午戰爭,為此征召瞭 35000 匹民用馬匹用於運輸。然而由於民用馬匹大多資質不良或規格無法達標,能夠派上用場的民用馬匹還不到十分之一,隻得征用瞭 20 萬人的軍夫擔任補給物資的運送工作。在 1900 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無論是馬匹的品種還是訓練程度,日本馬與其他國傢的軍馬相比依然存在著顯著劣勢,甚至被西方人譏諷為 " 偽裝成馬的怪物 "。日本陸軍深感馬匹品種進一步改良勢在必行。便與農商務省合作推進國產馬匹改良計劃,通過引進外國的優良品種,閹割、雜交等方式改良馬匹的品種。但與歐美列強相比,當時的軍馬的體高仍差距約 20cm,平均體重差距約 70kg,短距離沖刺速度差約 10km/ 小時。由於這個時期日本並未與歐洲列強開戰,這個差距帶來的影響並不顯著。到瞭 1905 年日俄戰爭(日本稱日露戰爭)時期,日本陸軍共動用瞭 17 萬匹軍馬:其中約 20% 用作騎乘馬,30% 用作挽馬,50% 用作馱馬。日本軍馬的平均體高已達 147.6cm,但與俄軍的頓河馬相比,便相形見拙。同樣一輛炮車,8 匹日本馬拉得相當吃力,而 6 匹頓河馬卻能拉著炮車奔跑如飛。

1906 年,在第一期 3 0 年馬種改良計劃結束後,日本設立瞭馬政局,啟動瞭第二期 30 年馬種改良計劃。1923 年,日本國內共設立 6 個馬政管區,負責管區內產馬事業的指導和監督,馬匹改良的監督;國有種馬牧場增加到 3 個;種馬所發展到 15 個,遍佈全國各地,每個種馬所配備 100 匹國有種公馬,免費給民間的母馬配種。為瞭提高馬種改良成效,日本政府每年都還要從歐洲進口一定數量的種馬,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建立專門的乘馬、小型挽馬、輕挽馬、重挽馬產地。各型歐洲良種馬配出來的混血後代都根據各自特點,充作特定用途。頓河馬的混血後代在日本陸軍的步兵、炮兵、輜重兵以及憲兵隊中廣泛使用;由於大量引入歐洲優良馬種,改良後的日本馬個頭和力氣都有瞭大幅提高。到 1939 年,日本軍馬的平均體高已經提升到 160cm。這些軍馬隨著侵華日軍大批來到中國,因為其體型較中國馬大,因此被中國軍民稱為 " 大洋馬 "。不同時代軍馬與軍人身高對比 - 來自 1941 年的日文讀物《愛馬讀本》當時的乘馬和挽馬稱為今日之軍馬

近代的日本馬匹,從隸屬關系上來說,分為民間馬和國有馬。

國有馬中除瞭少部分是賽馬和為皇室培育的騎乘馬外,大部分是軍馬,由設在日本全國各地及朝鮮的 8 所軍馬補充部負責采購、飼養和訓練,稱為 " 平時保管馬 "。軍用馬和民間馬相比,更註意馬蹄的管理養護。軍馬定期洗蹄,每 20 天塗蹄油,並嚴格確保四蹄的高低差,蹄子有嚴重高低差的馬,在大負重的情況下,因為四蹄負重不均,容易傷蹄。軍馬還需要經常放牧在野外,使其習慣野外的氣候。無蹄則無馬。西洋式馬蹄鐵有組織的使用,也是進入明治時代以後的事情瞭。1873 年陸軍從法國招來裝蹄教官,1890 年招來瞭德國教官並正式導入蹄鐵生產和裝蹄技術,不過農村地區的馬蹄鐵普及還是到瞭二十世紀二十年代。1890 年制定瞭釘蹄師(日本稱蹄鐵工)資格國傢級認證,釘蹄師的培養由獸醫學校或者農業學校附屬的鐵蹄專科負責,經過一年的培養後授予資格認證。尋常蹄鐵和冰上蹄鐵 - 來自《馬事提要》。

軍馬和種馬、賽馬相比,平均水準相同,更習慣集體行動。對於軍馬的日常養護,日軍也有嚴格規定:為瞭保證馬區的健康與安全,馬廄必須全天候派遣衛哨。每天清晨必須洗刷馬匹、清理馬蹄,同時提供馬匹草料;天氣晴朗時要把馬廄中讓馬匹睡眠休息用的幹草,搬到太陽下曝曬幹燥。軍馬每天須喂食 3 次,平時飼料包括大麥、幹草、食鹽等等,戰時的軍馬口糧則包括瞭其他麥類、豆類等等。對於軍馬的日常口糧標準,日軍規定得非常詳細:挽馬和馱馬的每日大麥配給數量是 4200g。如果軍馬處於輸送狀態下(在船上或火車上),每日馬糧配給數量為燕麥或者大麥 2630g,幹草 6000g,稻草 800g,鹽 40g。在野外放牧牧草選擇上,根據昭和三年(1928 年)《馬事提要》中的彩色插頁 良草包括:禾本科、豆科、唇形科、潵形科和菊科等植物 21 種。

毒草:毛莨科、大戟科、罌粟科、潵形科、百合科、豆科、茄科、玄參科、毒空木科、石蒜科、石南科、桔梗科、天南星科等植物 34 種。

由於馬匹比人類需要更大量的飲水,水分不足時會引發馬匹腹痛及疝氣。因此,日軍規定戰場行動期間每天需為每匹軍馬提供 36 升水,其中 2/3 用於飲用,剩 1/3 作為雜用。在駐營期間,日供水標準則增加到 56 升。根據統計,飼養一匹 " 平時保管馬 ",每年約需 2000 日元。這就註定瞭日本 " 平時保管馬 " 數量並不會太多。而一旦開戰,機械化水平很低的日本陸軍對軍馬的需求數量是相當驚人的。為滿足日軍對馬匹的需求,一到戰時,日本軍部會從民間大量征發馬匹入役,稱為 " 征發馬 " 日本民間馬隻要 5 歲到 17 歲之間的都有出征的義務。這些 " 征發馬 " 除瞭農忙期,大部分時間都在馬廄裡待著,缺乏鍛煉,也不習慣集體行動,對氣候的適應能力也比較差。因此按日本政府和軍方的規定," 征發馬 " 必須由軍馬補充部訓練 3 個月後才能分到各部隊。但在緊急動員的情況下,這種規定往往隻停留在紙面上。結果就是這些缺乏訓練的 " 征發馬 " 狀況百出,給日軍帶來瞭各類意想不到的麻煩。照片說明:平時軍隊中(保管)軍馬經常訓練,心臟發達(右)征發馬缺乏鍛煉心臟比 " 保管馬 " 小瞭近三分之一 來自《愛馬讀本》

如 1932 年 2 月 28 日,駐高田的獨立山炮第 1 聯隊接到緊急動員令,準備急赴上海參加戰事。該部在編的 " 平時保管馬 " 隻有 250 匹,遂於 10 天內征集到瞭約 4000 匹 " 征發馬 "。這些 " 征發馬 " 由於缺乏訓練,在校閱時軍官拔刀對聯隊長敬禮時發生瞭馬驚,致使校閱場面非常難堪;隨後,在向高田火車站進發途中,因沿途市民的喧鬧聲,也發生瞭馬驚導致隊形混亂;裝車時,不少馬頗為抗拒,大大延誤瞭裝車時間;在大阪裝船啟運時,一度也曾發生瞭混亂。在經過瞭多年的精心改良後,日本的軍馬培育漸入正軌,在馬匹品種和騎兵的整備擴張上成效卓著。在世界范圍內二戰時期用馬匹來挽曳火炮已經落後瞭,但對於日本來說軍用挽馬在中國大陸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圖為照片為抗戰初期日本騎炮兵部隊行軍:

1933 年,日本陸軍在中國東北新設瞭與師團同級的騎兵集團,並在隨後投入到中國大陸戰場上使用。在道路狀況惡劣的中國戰場上,機動車輛常常難以通行,因此,軍用挽馬挽曳車輛和火炮成為日本陸軍賴以輸送物資武器的重要手段。中國軍隊在切斷日軍補給線時,也時常瞄準日軍馬匹進行攻擊,給日軍軍馬帶來瞭超出預料的損失。下圖為照片為臺兒莊戰役殺傷日軍輜重部隊之馱馬:

本文初稿寫於 2017 年,在 2019 年修訂時補充一些資料,更改瞭一些內容。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參考瞭昭和時期的日文版《愛馬讀本》《馬事提要》及中外網站資料,就此一並致謝。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 • 網易號 " 各有態度 " 特色內容。主編原廓、作者冷艷鋸,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從古代 " 猴子騎驢 " 到抗戰高頭大馬,日本騎兵到底發生瞭啥?

中國古代戰馬與民間馬匹最大的區別在哪?

聯繫我們|www.chinafocus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