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焦點新聞   >   財經  >  正文

GDP 增長 = 收入增長?聽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告訴你事情的真相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GDP 的增長意味著國力的增強,而國力的增強又好像體現在人們的工資收入上,因此很多人認為,GDP 增長瞭,大多數公民的工資也會增長。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 3 月 23 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2019 年會上,2001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 · 斯蒂格利茨發出瞭不同的聲音。

他舉例說:" 美國最底層的工資跟 60 年前差不多,可以想象,GDP 的增長並不意味著多數公民工資的增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鐘尹 攝

不平等將拖延經濟增長

在 " 應對擴大的社會不平等 " 分論壇上,約瑟夫 · 斯蒂格利茨強調瞭兩個觀點,一個是 GDP 的增長不一定能帶來大多數公民收入的增長。" 雖然我們的經濟增長瞭,可是美國最底層的工資跟 60 年前差不多。可以想象,GDP 的增長並不意味著多數公民工資的增長。"

此外,他認為,GDP 的增長並不一定帶來生活標準或生活水平的提高,GDP 並不是衡量經濟和社會狀態最好的指標。因為有太多其他的因素。而對於高質量增長來說,其他因素非常重要,像安全、住房等很多方面。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美國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主席瑞 · 達利歐則指出,經濟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為瞭改善大多數人的福祉。現在的問題是,我們並沒有實現這個目標。

他做過一項研究,對美國 40% 較富的人群和 60% 較貧窮的人群進行過分析,發現他們之間的差距非常大,有時看平均數是看不出來的。因為 10% 美國最富的人群,他們的收入相當於剩下 90% 人群收入的總和,所以他們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根據美聯儲最近的研究,有 40% 的美國人,一旦出瞭急事拿不出 400 美元。有 60% 的人群,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並沒有實際收入的增長。有很多的研究和數據都可以說明這一點。而他們在機會上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比如說 40% 最富有的人群中,他們對於每個孩子的支出,相當於剩餘 60% 人群對孩子支出的 5 倍。

達利歐強調,如果不能實現分配的平等,不能給所有人帶來機會,就會拖延經濟的增長。站在歷史的角度上看,如果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就會帶來很多風險。

83% 中國人認為國傢越來越好

各國應當如何應對不平等的現象?達利歐認為,教育是能找到的最好投資。投資教育能夠使得更多的人參與到經濟活動中,從而改善生活、減少相應的社會成本。比如,有沒有讀過高中,會產生上百萬美元的收入差距,而美國現在輟學率在世界上也是比較高的。

約瑟夫 · 斯蒂格利茨認為,如果說教育不平等,沒有人敢說這個國傢是有平等的機會的,包括美國也是這樣。中國也要更加關註教育的問題。中國在大學教育方面,取得瞭很大的進展,並且在不斷地提高質量。

約瑟夫 · 斯蒂格利茨指出,還要縮小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縮小城鄉之間的差異。" 我們有一系列的工具,其中包括利用市場的力量,確保人們可以有更多的創業機會。另外,在稅收政策方面,如果要去解決一些像教育、健康、環境等問題,需要有很好的稅收政策。"

中國的收入情況如何?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盧邁援引數據指出,2011 年以來,中國居民對未來表示很有信心和有信心的比率,一般在 0.7,就是 70% 左右。按照經濟學人的調查,83% 的中國人認為,國傢正在變得越來越好,而美國的這項調查數據是 38%。

盧邁強調:" 我們看到一些好消息,就是關於居民代際流動問題。根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一項研究,從 2015 年看,居民代際收入彈性進一步下降,這意味著人們有更多機會從底層向上流動,現在已經達到 0.282,這主要是城市化等因素帶來的。"

每日經濟新聞

聯繫我們|www.chinafocus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